• 自卸車9月實銷環比漲3% 東風 /重汽/福田火拼前二 哪家企業在逆增?

    第一商用車網2022-10-26
    36080

    【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2021年年底的時候,要說2022年重卡市場最值得期待的細分領域,自卸車市場是無可爭議的高票選項。作為曾經最被看好的細分領域之一,2022年的重型自卸車市場顯然讓人失望了,不僅接連遭遇大降,且今年1-8月平均降幅達到81%,8月過后累計銷量降幅達到84%,成為表現最差的細分領域;另一方面,重型自卸車的新能源化進程相當快(1-8月新能源車型占比達到9.2%,是新能源重卡在重卡終端銷量占比的2倍多),重型自卸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因其頗高的新能源滲透率而出現新的變化。因此,這一細分領域雖遭遇連降,但仍不乏看點和亮點。

    9月份,重型自卸車的連降還會繼續嗎?又有沒有什么新的看點呢?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

    解放自卸車2022年會5.jpg

    9月銷2962輛 環比增3% 同比降幅首次低于70%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終端銷量數據(交強險口徑,不含出口和軍車),2022年9月份,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共計銷售2962輛,環比8月份增長3%,同比下降65%,降幅連續兩個月低于80%后進一步縮窄(7月份和8月份同比分別下降74%和71%),65%的同比降幅已是今年重型自卸車市場的最小降幅,也是今年重型自卸車市場降幅首次低于70%。重型自卸車市場已連續兩個月銷量不足3000輛,第一商用車網分析認為,9月份重型自卸車市場以不足3000輛的月銷量創造了最小降幅,并不矛盾,低銷量是因為需求不振,最小降幅則是由于同期銷量足夠低(不足9000輛,是去年的第三低月銷量)。如此“同期”,還是大降了超6成,可見如今自卸車市場的需求真是無比慘淡。至此,重型自卸車市場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連降勢頭擴大至“15連降”,今年1-9月平均降幅達到79%。

    1.png

    從近3年國內重型自卸車終端銷量月度走勢看,代表2022年的紅色線條一直處于低位水平,今年8、9兩月連續不足3000輛的銷量更是完全的谷底表現,1-9月平均月銷量僅有4100余輛,要知道,去年下半年自卸車市場“6連降”時平均銷量也超過9000輛。上圖可見,去年7-10月份,重型自卸車市場出現明顯的環比下滑(7、8、9三月環比分別下降72%、21%和15%),9月份銷量已降至不足9000輛,但即便同期銷量已經低的可憐,但如今的更可憐需求仍是撐不起一個“增長”。2021年最后3個月,重型自卸車市場平均月銷量約為8000輛出頭,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勝算。如果沒有實質性的重大利好刺激需求,今年重型自卸車市場的連降還會繼續。

    2.png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牽引車、天然氣重卡等細分市場均在4月份觸底,5月份開始“反彈”,最近幾月累計銷量降幅均呈逐月縮窄之勢,但自卸車市場沒有走與其他細分市場相同的“路”。上圖可見,自卸車市場今年累計銷量降幅一路擴大,6月過后累計降幅已達到85%,7月過后累計降幅也穩定在85%,8月過后累計降幅終于略縮窄1個百分點,9月過后累計降幅再縮窄1個百分點,但自卸車市場1-9月超8成的累計降幅,仍是重卡市場所有細分領域中表現最差的。從數字上看,重型自卸車市場今年1-9月的表現無疑是讓人感到意外和失望的。

    紅巖自卸車.jpg

    東風蟬聯月榜冠軍 重汽/福田“激戰”前二

    9月份,國內重型自卸車終端市場同比下降65%,重型自卸車市場主流企業(銷量前10)合計分食了整個市場89.87%的份額。

    3.png

    2022年9月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銷量一覽(單位:輛)

    4.png

    9月份,重型自卸車市場同比降幅較8月份縮窄6個百分點,但65%的同比降幅仍要歸到大降范疇,多家企業降幅超6成,銷量前十中下滑最嚴重的企業9月份銷量同比下降了85%,但也有東風、福田、大運等企業降幅明顯低于市場整體降幅,跑贏市場“大盤”;與此同時,9月份自卸車市場終于有企業實現增長了,三一集團9月份銷量同比增長了65%,此外,排名9月份月榜第11位的浙江飛碟同比也增長了56%。 

    5.png

    9月份,重型自卸車市場繼續沒有一家企業月銷量破千,重型自卸車市場已連續六個月沒有企業銷量破千,東風公司以637輛、月度份額21.51%的表現,蟬聯重型自卸車市場月銷量冠軍,這是東風自去年12月份以來連續第10個月位列這一細分領域榜首;重汽和福田9月份分別實銷重型自卸車387輛和320輛,分列2、3位,相差不足百輛,月度份額分別為13.07%和10.8%;排名第4位的解放9月份實銷自卸車275輛,月度份額為9.28%;9月份,陜汽和紅巖均銷售238輛,并列第5位,月度份額為8.04%。9月份,重型自卸車市場僅有3家企業份額超10%,銷量前五企業(有6家企業)合計份額達到70.73%。 

    東風天龍KC渣土車.jpg

    1-9月新能源車占比9.61% TA們繼續攪動行業格局

    今年1-9月,國內重型自卸車市場累計實銷3.7萬輛,同比下降83%,累計降幅較前8月(-84%)縮窄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凈減少18.3萬輛,僅約相當于去年同期銷量的17%。9月過后,今年重型自卸車終端銷量排名與去年年終排名相比變化不?。喝ツ昴杲K排名第2、3位的東風和重汽,9月份過后暫列行業前兩位;一汽解放從去年年終第5位升至目前的行業第4;福田和大運也分別從去年年終第6、7位雙雙上升一位至目前的行業第5、6位;去年在年終銷量榜前十里“沒有名字”的三一集團沖進前十,以1330輛的累計銷量暫列行業第8。 

    2022年1-9月重型自卸車終端銷量前十排行(單位:輛)

    6.png

    從市場份額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累計銷量前十企業中有6家企業的份額實現增長,份額增長最多的是東風和大運,分別增長了4.47%和3.55%;三一集團累計份額增長也超2%,增加了2.45個百分點;福田、徐工和三環分別增長了1.14%、0.62%和0.56%;如果把范圍擴大一點,目前累計銷量排名第11位的宇通,今年1-9月在重型自卸車市場的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78個百分點。

    7.png

    變化也體現在排名上。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累計銷量前十企業中僅有重汽和三環兩家企業排名保持不變;東風、解放、福田、大運、三一、徐工等6家企業排名上升,其中,東風從去年同期的行業第3名上升至目前的行業第一;解放、福田和大運排名均上升一位;三一和徐工則從去年同期的前十榜上無名沖進行業前十,其中三一從同期的第12位升至目前的第8位,徐工則從同期的第11位升至第10;目前暫列行業第11位的宇通,更是從去年同期前20都排不上號快速躥升(去年1-9月宇通僅銷售57輛)。與此同時,也有不止一家企業今年1-9月的行業排名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

    歐曼全勤王“上海標準”城建渣土車.jpg

    三一、徐工和宇通這三家企業今年在重型自卸車行業的上位,與自卸車行業的新能源轉型有很大的相關性。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今年1-9月重型自卸車3.7萬輛的終端銷量中,有3553輛是新能源車型,占比達到9.61%,是前9月新能源重卡在重卡終端銷量占比(4.1%)的2.3倍,是重卡市場新能源占比最高的細分領域。今年1-9月,新能源車型在自卸車領域的“滲透”速度非???,要知道,2021年新能源車型在自卸車市場的全年占比還不足1%,而去年1-9月,這個數字更是僅有0.35%。 

    8.png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今年重卡市場燃料類型結構與去年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自卸車領域亦是如此。上圖可見,今年1-9月,雖然柴油動力仍是重型自卸車領域占比最高的燃料類型,但較去年同期已大幅減少超10個百分點。而新能源車型(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純電動)合計份額增加了9.26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自卸車表現最為突出,較去年同期增加了8.93%;此外,天然氣自卸車在今年1-9月重型自卸車終端銷量占比也增加了0.93個百分點。新能源車型占比的擴大,正在攪動重型自卸車的行業格局。

    9.png

    上圖可見,今年1-9月重型自卸車終端銷量前12企業中,三一、徐工和宇通三家企業的新能源車型占比非常高,分別達到52.63%、82%和98.2%,值得一提的是,三一、徐工和宇通也正好是1-9月新能源自卸車的TOP3企業;與此同時,解放、紅巖等行業TOP級企業自卸車1-9月銷量的新能源占比也均超5%,東風和福田自卸車新能源車型占比也雙雙超過2%,其中解放自卸車新能源車型占比達到5.11%,是重型自卸車TOP5企業中新能源占比最高的品牌。第一商用車網分析認為,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新能源車型已成為重型自卸車領域新的競爭點,各家企業對新能源自卸車的投入還在不斷加碼,重型自卸車的市場格局因為這一新競爭點正在持續發生變化。

    宇通純電動自卸車.jpg

    結語:

    2022年1-9月,重型自卸車市場接連遭遇大降,這一曾被認為今年重卡市場最有希望的細分領域,在需求不振、項目開工不及預期、疫情等多重影響下始終沒有表現出該有的“水準”。接下來,上述影響還在,此前被壓抑而遲遲未“變現”的需求何時才能“變現”?仍然是未知數;另一方面,1-9月在自卸車終端銷量占比已達9.61%的新能源自卸車,還能不能繼續高速增長,都是接下來重型自卸車市場的看點。

    責任編輯:周丹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
    国产 v 在线